俗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財務分析也是一樣的倒立。財務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現有的問題并對短期的策略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可支持企業長期的價值最大化。下面小編推薦幾種財務分析常用方法。
一、企業業績評價體系中最為有效的工具之一: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方法,也稱為杜邦財務分析系統(Du Pont System)(也稱為杜邦系統),是美國杜邦公司(DOPONT)使用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 它利用財務指標之間的內部關系來分析和評估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它被通用汽車和松下等許多大型企業組織采用,并在隨后的幾十年中成為企業績效評估系統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以某公司為例,說明杜邦分析體系的運用。某公司的基本財務數據如表所示(單位:萬元):
該公司2006-2007年財務比率如表所示:
分解分析過程:
權益凈利率=權益乘數×資產凈利率
2006年: 0.41=1.754×0.234
2007年: 0.37=1.786×0.207
經過分解表明,權益凈利率的變化是由于資本結構的變化(股本乘數的變化)以及資產利用和成本控制的變化(股本利率下降)引起的。然后,我們繼續對資產凈利率進行分解。
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2006年: 0.234=0.1071×2.1875
2007年: 0.207=0.1171×1.768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資產的使用效率在下降,資產周轉率由2006年的2.1875減少至2007年的1.768,說明該公司利用其總資產產生銷售收入的效率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企業的銷售凈利率有所增加,至于銷售凈利率增加的原因是收入增加,還是成本費用下降,需要進一步分析。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2006年: 0.1071=30÷280
2007年: 0.1171=41÷350
該公司2007年提高了銷售收入,但是凈利潤提高的幅度卻不大,分析原因是成本費用增多,成本費用從2006年的250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309萬元,與銷售收入的增加幅度大致相當。
由此可以看出,該公司2007年的權益凈利率小的主要原因是資產凈利率減少,而資產凈利率減少的原因是資產周轉率下降,雖然銷售凈利率有所增加,但由于成本費用過高導致銷售凈利率增加的幅度不大。
二、企業生存或毀滅的“預言家”:阿特曼Z-score模型
Z評分模型從資產規模,流動性,盈利能力,財務結構,償付能力和資產利用效率等方面全面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 它基于多元統計方法并基于破產公司的樣本。 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優化企業財務預警系統。
Z-score模型基于大量的實證研究和分析研究,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中計算出一組反映公司財務危機程度的財務比率,然后根據這些財務比率給出不同程度的預警效果比率。權重,最后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得公司的綜合風險評分,即z值。將其與關鍵價值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公司金融危機的嚴重性。 Z-Score模型的判別函數是:
Z = 1.2X1 + 1.4X2 + 3.3X3 + 0.6X4 + 0.99X5
其中X1 =營運資金/總資產,它反映了公司資產的流動性和規模特征。如果公司的營運資金持續減少,則通常表明公司的資金周轉不力,否則將發生短期債務償還危機。
X2 =保留收益/總資產,反映了公司的累積盈利能力。對于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潤是指凈利潤減去所有股息。留存收益越多,公司支付股息的剩余能力就越大。
X3 =未計利息和稅項/總資產的收益。那就是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可以稱為總資產的EBIT,通常使用的總資產的EBIT是EBIT /平均總資產。分母之間的差是平均總資產。它避免了期末購買大量資產時X3的減少,X3的減少不能客觀地反映一年內資產的獲利能力,并使用所有資產來衡量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
X4 =股東權益的總市值/總負債。所衡量的是財務結構,而分母是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賬面價值之和。分子將賬面價值替換為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從而使分子能夠客觀地反映公司的價值。
X5 =銷售收入/總資產,即總資產周轉率。公司總資產的經營能力反映在總資產的經營水平上。
如果公司總資產周轉率很高。這表明該公司所有資產均取得了良好的業績。相反,如果總資產的周轉率低,則意味著公司的所有資產用于經營活動的結果均較差。它將最終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財務分析最基本的工具: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一種比較同一時期財務報表中多個項目的相關數據,以獲取比率來分析和評估公司的業務活動以及公司當前和歷史狀況的方法。它是進行財務分析的最基本工具之一。
為什么要使用比率分析?這是因為某些經濟指標無法通過查看絕對數字來解釋問題,而比率是相對數字。有時相對數字可以揭示問題的實質。
例如,兩家公司A和B是朋友。 A公司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年銷售費用450萬元。乙公司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年銷售費用360萬元。甲,乙兩家公司中哪一家更好地控制了銷售費用?
相對而言,公司B的年度銷售費用少于公司A的年度銷售費用。因此,如果您得出結論認為B公司的銷售費用得到了更好的控制,那您錯了。錯誤的原因是,公司B的銷售收入少于公司A的銷售收入。如果您計算兩家公司的銷售費用比率,則問題可以得到澄清。 A公司的銷售費用比率為9%,B公司的銷售費用比率為12%。顯然,A公司的銷售費用控制比較好。
企業控制成本的有力工具:ABC成本法
基于活動的成本核算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該方法基于運營并對各種主要間接成本使用不同的分配率。基于“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將該作業作為成本計算對象。其成本計算的核心是在計算產品成本時首先將制造成本歸因于每個作業,然后計算每個作業的成本分配給產品成本。
ABC分析法的實施步驟
(1)設定作業成本法實施的目標、范圍,組成實施小組;
(2)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收集相關信息;
(3)建立企業的作業成本核算模型;
(4)選擇/開發作業成本實施工具系統;
(5)作業成本運行;
(6)分析解釋作業成本運行結果;
(7)采取行動。
財務分析是用來排除企業的,通過以上對公司盈利能力、盈虧平衡點的分析以及對公司成長的分析,我們可以對公司有一個總體判斷。對于這些財務分析工具,你掌握了嗎?